快乐的拉祜族唱《云南风景》的地方就是老大宝拉祜村!
在中国西南边陲有一个拉祜族村落,名叫老大堡。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东南嘉靖乡门根村。 它完全归拉祜族所有。 该村自然风光优美,生态良好。 村里有传统的拉祜族栏杆。 该建筑保存完好,具有浓郁的拉祜族特色。 拉祜族文化博大精深,是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云南澜沧老大堡村100多户都是拉祜族,80%的村民都会弹吉他。 几年来,村民们创作了数百首传唱歌曲,并应邀到国内外演出。
云南普洱,澜沧县嘉靖乡孟根村老大堡,是一个典型的拉祜族村落。 村里传统的拉祜栏杆式建筑保存完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帕米帕”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也是演唱《欢乐拉祜族》的地方。
拉祜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 “拉”是老虎的意思,“胡”是熟的意思。 可以说,拉祜族的祖先是一个“猎虎民族”。 从狩猎到游牧,再到农耕,再到现在村里的文化产业,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但“拉祜”这个名字却从未改变。
村庄就像一个大花园和果园,果实累累,鲜花盛开。 老人们在树下悠闲地纳凉,缝制着自己的民族服装。 孩子们特别坚强,玩得无忧无虑。 他们能听到鸡叫声、狗叫声,竹篱笆上挂满了美丽的皮鞭花。
拉祜族的建筑为吊脚楼式建筑,上有竹塔。 一层是储藏粮食、养鸡鸭的地方,二层是起居、做饭的地方。 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种满了果树,这些树的树干上长满了寄生石斛,开着各种特别美丽的花朵。
每个第一次来到老大堡的人都会被这里独特的建筑风格所驻足。
老大堡是一个典型的拉祜族村落,村民都是拉祜族。
葫芦是拉祜族的吉祥物。 它可以在屋顶、衣服图案等上看到。
放眼望去,这里的街道干净整洁,居民楼掩映在鲜花绿荫之中。 偶尔,你还能遇到在街上昂首阔步行走的鸡、鸭、鹅。 一位老人拿着水烟坐在楼上,发呆地看着路过的人们……
老大堡村是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老大堡拉祜族的手工艺品,葫芦是拉祜族的吉祥物。 它可以在屋顶、衣服图案等上看到。
老大炮拉祜族的手工艺品。
老大堡村有公共建筑和教堂。 老大堡教堂结构为木结构,高约5米,建筑风格与民居相同; 其拉祜文化民俗广场由普通水泥地面和葫芦雕像组成。
哦,原来是这么热闹啊。 大人和孩子们一起弹吉他、唱歌。 村民们跳起了当地的芦笙舞、摇摆舞、钓鱼舞,还有一首《快乐拉祜》。 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个民族的幸福。 。
多么神奇啊。 在老大堡,拉祜族土生土长的舞台让村里的每个人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 每个孩子从小就受到歌舞的熏陶。 拉祜族孩子一会说话就会唱歌。 ,一会走路就可以跳舞。
“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特点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拉祜族妇女挥舞着双手,脸上带着笑容,翩翩起舞,表达了拉祜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拉祜族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歌善舞。 他们擅长芦笙舞、摇摆舞、无伴奏合唱,但这里最出色的是吉他弹唱。
每一位前往的游客除了体验当地人的餐食外,还可以近距离体验当地的歌舞表演。
当你看到拉祜族穿着传统服饰时,黑色是拉祜族服饰的显着特征。 他们的衣服大多是用黑布做的,用彩线和布料装饰各种花边图案,然后镶嵌上白色的银泡,使整个颜色深沉,反差强烈,给人无限的美感。
老大宝拉祜族孩子无需任何专业训练就能唱原创歌曲。
一踏进村门,你就会被他们温暖的笑脸、欢快的音乐、优美的舞蹈所感染。
“如果你会说话,你就会唱歌,如果你会走路,你就会跳舞。” 这是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特点。
快乐拉祜族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热情好客的性格,编排、表演欢快的歌舞,吸引着成群结队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给这个偏远的村庄带来了欢乐的气氛。 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云南澜沧老大堡村,是一个音乐融入灵魂的拉祜族村落。
老大堡拉祜村自然风光优美,生态良好。 村里传统的拉祜栏杆式建筑保存完好,具有浓郁的拉祜族特色。
老大宝拉祜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里是拉祜族歌舞保存最多的地方,是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航拍下的老大宝拉祜族村落。
老大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帕米帕”保护传承基地之一,是“欢乐拉祜”的演唱地。
老大堡村是一个典型的拉祜族村落,全是拉祜族。 该村自然风光优美,生态良好。
村内拉祜族传统栏杆式建筑保存完好,拉祜族特色浓郁,拉祜族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是拉祜族歌舞保存最多的地方,是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在云南普洱的深处,有一个音乐与酒香共舞的地方——老大堡。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 曾经居住在这里的拉祜族占中国拉祜族人口的二分之一。 是各地拉祜族公认的拉祜族文化的发祥地。 老大堡位于澜沧县酒井哈尼乡孟根村。
航拍下的老大宝拉祜族村落。
航拍下的老大宝拉祜族村落。
航拍下的老大宝拉祜族村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