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习美德经历400字总结
1、青少年学习美德的经历400字
“修”是指通过修身使人具有德性。 儒家经典《大学圣经》云:“修身而后家,齐家而后治国”。 修身的目的是齐家治国,修身的标准是达到高水平的个人德行。
个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存高远、诚实守信、正气凛然、自强不息、崇尚道义、自律修身等。
“齐家”是指一个家庭应该具备的美德。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当家庭和睦时,一切都会蓬勃发展。”
家庭美德主要有: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弟姐妹相互尊重、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治国”是指为人处世所应具备的美德。 治国之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为人处事之道。 人生美德包括职业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内容有:忠诚报国、勤政爱民、秉公执法、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公平公正、礼貌待人、谦虚、公平交易、尊师重教、勤奋敬业、救死扶伤。 中华文明五千年史,是一部悠久雄伟、雄浑正气的灿烂诗意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正义的人物、正义的故事不断出现。 在我们宏伟的建设中,英雄英雄事迹层出不穷。 它们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弘扬了令人敬畏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 这些都是我们为青年学生做的事情。 一本生动的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教材。 因此,我们要善于用历史上的正直人物、正直故事来教育青少年学生。 特别是要善于运用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是我们革命战争年代和时代培育出来的,教育青少年学生。 我们应该把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培育出来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进行总结和整理,写进教材,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长期坚持不懈的教育。 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用它培育下一代,民族复兴才有希望。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研究,针对青少年学习、社会参与、休闲娱乐、课外活动等多层次需求,提供具体、实实在在的服务,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性、宽容、正直以及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仁爱、正义、敬业等公共精神和公共美德。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从小就有责任感、团结意识、坚韧自信的坚强人格。 要教育青少年学生善于面对困难和危险。 面对困难和危险,他们不但不能害怕,而且能够从内心激发出一种战胜困难和危险的力量。 这不仅需要培养青年学生的敬畏精神,更需要培养他们沉着冷静、能够克服困难的坚强品格。 传统是前一个时代遗留下来的一种文化。 一个时代不容置疑的观念,有时却是下一个时代的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超越习俗和限制,但你不能忽视它们,走得太远。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评论家有很多看法。 中华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文化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内在动力,即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特征。 因此,(1)钢铁强而有前途; (2)和仲; (三)崇尚德用; (4)天人和谐。 “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浓缩在《周易》中的两句名言中,那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广阔,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和‘忠厚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虽然过去“中庸之道”的概念广为流传,但实际上并不能起到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 因此,“‘中庸’不能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体现在以德代教的优良传统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是和谐与自由。”有学者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家庭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原则贯穿中国古代。 “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五个层面的本质和核心”,这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
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理性精神。 集中表现在:它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人感情和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 一般来说,否认对超自然的上帝和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极力主张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和对抗,这就是中华民族理性精神的根基。 (2)自由精神。 这首先表现在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上。 与此同时,在反对外国民族压迫的斗争中,统治阶级中的某些阶层、团体和人物也积极参加了这场斗争。 这说明,在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传统中,也存在着“热爱自由”的积极方面。 (三)求实精神。 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 法家反对“前知”,注重“实验”,强调实践,推崇功德; 道教提倡“知人”、“自知之明”、“辨理万物”,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现。(四)顺应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重祖先,重人伦,崇尚道德,崇尚礼仪。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眼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 这种人文主义表现在,不把人与人际关系隔离开来,也不把人与自然对立; 它不追求纯粹的自然知识体系; 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为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彩,但也设置了障碍; 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的光芒,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各种隔阂; 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很多文化包袱
2、青少年学习美德的经历400字
美德是我们祖先遗传下来的优秀品质。 人之所以变得更加美丽,是因为他们充满了德行。 国家因德行丰富而更加和谐。 世界因为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加多彩。 字典对美德的解释属于人格心理学。 美德的概念是指任何能够给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包括攻击力、力量、勇气、自信等。当良心、羞耻、责任和事业永久地扎根于你的灵魂时,你就会形成道德人格。 。 美德大多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中。 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 读到孔融放弃梨的故事,我们感到羞愧。 孔融从小就懂得把大梨给哥哥,小梨自己吃。 直到今天,每当我的父母买好东西时,他们总是买最大最好的,从不考虑其他的。 太羞耻了,太羞耻了。 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这种谦虚。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品质之一。
李xx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立的孩子。 她在家里和学校都是个好孩子。 在家里,她总是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帮助行动不便的奶奶倒水和食物,并和她聊天。 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做好今天的事情,是她对自己一贯的要求。 在学校里,她学习刻苦,勤奋学习,尊敬老师,与同学相处融洽。 养成了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 与同学互相帮助,与同学交流讨论,共同进步。 她热爱班级集体,珍惜班级荣誉。 每一次集体活动她都在场。 她爱好广泛,舞蹈、钢琴、古筝、书法、绘画。 曾多次在全县演讲、歌唱、绘画比赛中获奖。 在社会上,她诚实守信,热爱慈善活动,积极捐款捐物。 读完她的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 李xx很有礼貌,很可爱。 她是老师心中的好孩子,也是学生心中的好同学。 是的! 从孔融放梨等美德故事和李某某等有德少年的事迹中,我们懂得中华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 中华美德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象征。 美德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 中国的美德是指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孝顺父母、乐于助人。 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 比如我们一直在谈论的环境问题,我们不仅要不乱扔垃圾,还要劝阻身边想乱扔垃圾的人。 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就能逐渐培养我们对德的认识。 除了不乱扔垃圾,我们还应该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 例如:当老太太过马路时,我们可以帮助她。 捡起地上的钱交给警察……这些都是我们能做的。 每当发生大地震等重大灾害时,我们都应该积极捐款捐物。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那些处于灾难中的人们。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重这几块钱,受灾的人们比这更重要。 近年来,我们很多人都失去了中华美德。 让我们把他们找回来吧!
3、青少年学习美德的经历400字
雷锋精神总是随着春天的脚步一次又一次融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带来高贵、温暖的气息。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学雷锋,做文明人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校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把雷锋的“艰苦奋斗、 “求真务实”将发扬光大,雷锋始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以钉子般的“挤”、“钻”劲。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这使他能够发展出优秀的技能,成为工作中的专家,作为学生,我们必须有这种精神,因为如果你想成功,你就必须努力。
进入21世纪,中国走上了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任落在了我们的肩上! 让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从小热爱祖国,勤奋学习,乐于助人,做一个好“小雷锋”!
4、青少年学习美德的经历400字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贤童吗? 贤童是美与德的结合。 美德包括礼、忠、智、节、勇、正义、慷慨、仁慈、仁慈、感恩、谦虚、朴素、宽容、纯洁、温柔、真诚、幽默、仁爱、勤奋等,是美德的象征。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德是一种修养,德是一种内在品质。 但我们要知道,美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感悟得来的。 在获得友谊或传播感情的过程中,你会体验到美德。 因为它总是闪烁着一种奇异而美丽的光芒,让人一眼就能发现。 但美德是没有定义的。 它就像一块金子,不仅因为它的高贵,还因为——越是黑暗的地方,它的光芒就越耀眼。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贤惠的年轻人。 她身材高挑,有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看上去十分有神采。 她愿意读书、帮助别人,简直就是我心目中的榜样。 她独立、有能力、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当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她就会炒几样菜吃。 炒菜的火力、炒菜时该用什么调料,她早就熟悉了。 而且,她做的菜味道香甜可口。 也许你还不知道,她是我培训班的同学,她家住得很远。 为了参加这节奥数课,她每天都是自己上下课。 这需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可见她是多么热爱学习。 她的学习不需要大人来操心。 她在网上自己查了奥数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奥数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她总是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 丰富你的大脑是有好处的。 当别人问她问题时,她都耐心地一一解释。 遇到自己喜欢的话题,她总是妙语连珠; 当她静下心来写文章时,总是思绪飞扬,笔锋飞扬。 她非常乐于助人并且性格热心。 有一次,我和她在去图书馆的路上,走在前面的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了。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她立即上前扶住他,关切地说:“小妹妹,你没事吧?她摔到哪里去了?那一幕让我很佩服,同时又有点羞愧。她是我的。”榜样,她是一个贤惠的孩子,所以让我们努力成为一个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贤惠的孩子。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 与文明携手,与美德共成长,这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炎黄子孙的光荣和梦想,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使命。时代。 现在,让我们手拉手,并肩传承中华文明,践行中华美德。
5、青少年学习美德的经历400字
对党忠诚、热爱劳动、讲礼貌! 5月20日上午,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学雷锋,做孝子”全国未成年人网上签名活动启动仪式在洛阳市第一中学举行。 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省委常委赵苏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出席启动仪式,并与美德青年代表共同按下活动启动按钮。
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有关领导,部分省(市)自治区文明办负责同志和负责思想道德建设的同志未成年人参加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围绕“学雷锋,做贤童”的主题进行了讨论。
王世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河南省和洛阳市在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他强调,要以“6月1日”国际儿童节为契机,以网络签名活动为载体,在未成年人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增强道德意识,养成文明习惯。 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要做好定位,引导未成年人“对党忠诚、热爱工作、讲文明”。 要广泛动员、大张旗鼓地宣传“学雷锋,做有道德的青年”活动,让学生受益、家庭受益、社会受益。 我们要诵读经典,倡导学习道德模范,诵读中华经典,明白人生之道,做一个有德的青年。 要线上线下联动,深入开展“一日做好一件事”、道德青年评选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推动常态化开展学习雷锋活动。
赵苏平强调,只有拿下未成年人,才能赢得更好的未来。 要把“学雷锋,做贤童”网上签名留言活动与河南省广泛开展的“雷锋精神在中原,先进模范在你身边”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组织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网上签名、留言,表达感受和经历。 、弘扬雷锋精神,践行道德。 要大力开展道德青年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的活生生榜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推动“学雷锋,做道德青年”活动深入开展成为一种热潮。 广大未成年人要积极参加“学雷锋,做善良少年”活动,积极参与一日好事、小志愿者、文明博客等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以雷锋为榜样,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践行自己。 奉行忠于党、热爱劳动、讲礼貌的价值观,努力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